狠狠的日_www一区二区_99精品99_久久久久综合_aaa在线_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首頁 > 新聞 > 綜合 > 船舷內外 > 正文

“海港星01號”開啟水運天然氣時代

2013-09-26 07:40:00   來源:新華日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水上LNG加注站

“綠色愿景”令人向往

“海港星01號”試運行,標志著江蘇海企港華燃氣發展有限公司的水上LNG加注站建設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而志存高遠的海企港華,對這一新興事業早已形成了一套周密規劃,確立了瑰麗的愿景。

就在對長江布設水上LNG加注站的同時,海企港華也開始進入我省內運河流域市場。首先計劃在泰州市水域先行布設2座水上LNG加注站,相關前期工作正在順利推進。

有關人士透露,全省內河流域更多LNG加注站布點方案,也已委托有關設計部門進行編制。同時計劃進行內河航運船舶LNG動力改造工作。

資料顯示,江蘇省內河流域營運船舶約4萬艘,最終可有3萬艘船舶使用LNG雙燃料或單燃料動力。按每座LNG加注站供應300艘船計,最終應有100個LNG加注站方能滿足市場需求。

為贏得競爭主動權,海企港華還自加壓力,積極推動國家水上LNG加注站相關技術規范的編制出臺。

據悉,國家海事局、國家能源局將《LNG燃料動力船舶加注模式和加注站研究》課題委托江蘇海事局承擔,在此課題完成的基礎上,將出臺我國水上LNG加注站的相關技術規范。南京八卦洲水上LNG加注站自建設伊始,即作為該課題研究的配套實踐項目,承擔了為課題提供實踐和試驗數據的任務,該加注站的建成并投運也是課題研究的成果之一,國家關于水上LNG加注站的相關技術規范即將出臺。

對我國首個水上LNG加注站的建成試運行,專家給予了很高評價,認為其促進了我國船舶LNG應用的發展,是水上LNG行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海企港華負責人表示,將以此為契機,緊跟市場,創新發展,為構建一個集水上LNG加注站建設和運營、船舶LNG動力改造、水上LNG運輸接駁于一體的綜合性清潔能源企業,為推動經濟社會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出一份力、盡一份責。

江蘇海外集團轉型發展提檔加速

成功“試水”水上LNG加注站,大力發展綠色能源產業,這只是江蘇海外集團積極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個縮影。

自“十一五”以來。江蘇海外集團主動推進發展轉型,大力推動貿易與實業、貿易與物流、貿易與生產性服務業的結合,全力打造化工倉儲、新材料、農副產品深加工、高端服裝、成套設備等產業基地(供應鏈),取得一系列豐碩成果。

江蘇海外集團董事長楊大偉說:“我們很早就認識到,推動江蘇海外集團的發展轉型和增長方式轉變,既是克服集團外貿主業增長天花板效應的根本出路,也是實現長遠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舉措。”

“十一五”期間,江蘇海外集團用于實業、現代服務業的投入超過8億元,新增經營實體7個,初步形成了外貿進出口、生產實體、現代服務業三大主營板塊。“十二五”開局以來,集團又新增4.5億元投入實業、現代生產服務業和金融服務業,基本完成產業投資與布局的任務。近年來,集團及各成員企業工作重點轉向提升發展質量和水平,增強行業領先地位,持續推進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以進一步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轉得早、走得穩,搶抓機遇、負重奮進,換來了江蘇海外集團轉型發展提檔加速的新局面。

服務業提速實現新突破。“十一五”期間,集團投資3.5億元在泰州高港建成5萬噸液體化工碼頭和10萬立方化工倉儲;集團下屬外貿公司投資1億多元收購重組了位于江陰利港的潤華化工碼頭倉儲公司,使得已經停產5年的5萬噸液體化工碼頭和17萬立方化工罐區全面復產。“十二五”以來,經過二次擴建,集團在泰州高港的30萬立方米的罐容已于今年上半年全部建成,在江陰的罐區也由17萬立方米擴建到22萬立方米。如今,海企集團在長江南北岸同時擁有兩個5萬噸對外開放的液體化工公用碼頭,已建成公共倉儲罐容52萬立方米,尚可新增庫容28萬平方米,集團也成為省屬企業成功進入生產服務業的一個代表企業。

技術創新實現新跨越。繼集團所屬江蘇鐘騰公司2010年躋身高新技術企業行列后,集團其他實體企業也加大了技術創新的步伐。截至2013年上半年,集團各成員企業取得的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已超過30項,另有10多項正在申報中。集團在泰州投資的海企化工倉儲公司盡管涉足液體化工倉儲物流業的時間不長,但管理團隊牢固樹立以技術創新和管理提升打造行業標桿企業、提高企業經營效益的發展思路,扎扎實實抓技術和管理創新,運用自身的發明專利,使普通碳鋼罐的月倉儲費從行業平均的每噸40多元大幅提高到110元。盡管今年該企業的吞吐量受宏觀環境影響有所減少,但企業的營業收入和經濟效益卻不降反增,彰顯技術創新之貢獻。由于已擁有多項專利,海企倉儲也成為全國同行業首家高新技術企業。目前,集團生產實體板塊普遍加大了技術創新投入,創新驅動戰略已成為海企實體企業的發展共識。

新興產業發展進一步加速。進入“十二五”以來,在海企集團的統一規劃和部署下,各成員企業加快了轉型發展、進軍新材料和朝陽產業的步伐。

集團首家高新技術企業江蘇鐘騰在南京化工園開工建設了2萬噸順酐項目,并于2012年7月一次投料試車成功。今年上半年,該項目已全部竣工驗收,成為化工園竣工驗收最快的企業之一。該項目建設中高(船機庫 位置)度重視節能環保,投入1000多萬元引進國外尾氣處理裝置,利用尾氣為園區提供蒸汽,不僅實行循環利用和清潔生產,而且提高了經濟效益。目前,該企業正與化工研究院全面合作,共同探討進軍新材料行業的中長期規劃。

集團最大的貿易成員企業江蘇省對外經貿股份有限公司繼2007年在張家港收購重組了麗天新材料有限公司,并成功將公司生產的外墻保溫材料發泡級EPS從6萬噸擴產到12萬噸后,2012年又在遼寧葫蘆(產品庫 求購 供應)島開工建設了15萬噸EPS項目。今年4月,該項目一期6萬噸裝置已投入生產,首季生產即滿負荷,從而為產品覆蓋華北、東北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撐。下一步,外貿公司將整合張家港、葫蘆島兩個生產基地的資源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不斷提升該項目的經濟效益。

集團所屬江蘇海企長城股份有限公司繼連續四年榮膺江蘇省農副產品深加工出口龍頭企業后,與美國雀巢公司深度合作,整合原料供應鏈,力爭使其在盱眙、沛縣的兩個寵物食品生產基地成為穩定和擴大寵物食品出口的有力支撐。

集團投資參股的常州豐盛光電新材料公司也成功投產3700噸導光板擴產項目;參股的連云港氨綸項目今年二季度以來產銷兩旺,目前正醞釀產品的提檔升級。而集團技術工程公司投資參與的水上LNG加注站項目,更為集團涉足清潔能源和節能環保領域打開了新的空間。

十年磨一劍。十年前還是一個純外貿進出口企業的江蘇海外集團,正通過主動轉型升級,轉變為一個融進出口貿易、生產實業、現代服務業于一體,依托技術創新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跨國經營企業。邁開轉型升級大步的江蘇海外集團,企業實力也在不斷增強。今年,全集團營業收入將超130億元,其中自主品牌的產品銷售將超20億元;全年進出口貿易(含轉口貿易)將超20億美元;集團總資產將超70億元,凈資產超16億元;近十年的主動轉型還為社會新增就業崗位2000多個,每年稅收貢獻超一個億,較好地履行了國企的社會責任。

“依托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營銷模式創新,主動融入全省轉型升級發展大局,是江蘇海外集團實現持續穩定發展的不二選擇。今后,集團上下將更加注重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境內外資源的整合,更加注重培育和打造核心競爭力,更加注重企業品牌、企業文化、人力資源和無形資產的積累,力爭早日躋身全省一流跨國經營企業,為江蘇創新型省份的建設和經濟國際化多作貢獻。”這就是江蘇海外集團總裁黃宏亮的心愿。